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張明
隨著80、90后新生代消費群成為消費市場的主角,嬰童護理用品市場也迎來一系列變革。其中,由于新生代消費群體消費理念和行為習慣等變化帶來的品牌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和上一輩父母相比,現如今的年輕父母更注重嬰童護理產品的選擇和使用,并十分重視其安全、健康和有效性。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傳統日化品牌單靠原先的技術,或者是原先的經營手法,已經很難在市場中立足。于是,傳統化妝品品牌,開始積極地謀求新的出路。深度介入并融合進入其他領域,催生諸多新的業務形態,也就成了傳統日化品牌開辟未來發展的重要途徑。近三年,李振輝代表商會參加了不少行業會議,致力于推動中國日化行業的發展。同時他還投資興建了青蛙王子實驗幼兒園,嘗試將兒童教育、娛樂、護理等多個業務板塊進行融合。
在12月19-20日舉辦的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2019化妝品報社年會上,李振輝代表青蛙王子領取了“中國化妝品唯美公益獎”。在領獎臺上,李振輝表示,作為中國的民營企業,青蛙王子多年專注兒童護理,希望可以伴隨兒童共同成長,這亦是他們的品牌使命。會后,李振輝接受了《化妝品報》記者的專訪,分享了他對嬰童行業的看法。
未來兩三年,嬰童護理行業將處于洗牌期
有數據顯示,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孕嬰童產品消費大國。截止2018年末,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將達到2.9億,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并將以每年新增300億元的規模高速增長。按理說,在二胎政策與消費升級的紅利之下,嬰童護理行業將迎來較大的發展契機。但在李振輝看來,行業人士對二胎政策的期待性過高,在一二線市場,很多品牌的銷售額反而在下降。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李振輝告訴記者,一是因為相關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嬰童行業的監管,比如說對防腐劑體系、成分的監管,這導致很多小作坊式工廠退出歷史舞臺。而一些新品牌,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成長起來。二是一些外資嬰童品牌,比如施巴、艾惟諾等,正在加碼中國市場,對本土品牌造成了一定的擠壓。
從渠道看,嬰童護理品牌市場的新增長點更多來自于電商與母嬰渠道。一方面線上渠道不斷擴張,另一方面線下渠道的母嬰專賣店占比逆勢擴張。以電商為例,維恩咨詢數據顯示,201907MAT(2018年8月-2019年7月)線上6家電商渠道嬰童護膚銷售額滾動年銷售合計達20.3億元,同比增長51%。但是,這兩個渠道都處在混戰之中。“從電商渠道看,母嬰電商的廝殺進入白熱期,燒錢買流量的時代徹底過去了。而層出不窮的特價活動以及打折促銷,也必將透支很多品牌的品牌價值。長此以往,缺乏研發與品質管理的品牌必將退出舞臺;從母嬰店渠道看,這一渠道具備較強的體驗優勢,但現階段魚龍混雜,入行門檻低監管不到位。”
“未來兩三年,嬰童護理行業將處于洗牌期。大浪淘沙,能留下的才是勝利者。”李振輝表示,這也代表行業在不斷進步。
行業風口變窄,細分化領域仍有機遇
站在新的消費時代,李振輝認為嬰童行業正在告別機會時代,行業的風口正在變窄。這也意味著,嬰童護理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基本穩定,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已經形成。所以,投資新品牌面臨的風險也較大。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行業完全沒有風口。“在細分化領域做到極致,依然能在行業中撕開一道口子。”李振輝指出,85后、90后年輕的爸媽將在未來的5-10年內極大程度地影響母嬰市場的未來。單純追求產品的基本功能已經難以滿足年輕一代父母的需求,持續滿足他們個性化需求以及發現市場細分中存在的機會,尋求差異化,成為本土嬰童品牌的當務之急。李振輝認為,年輕一代媽媽消費可以用“花得理性,買得專業”八個字來形容。因此他斷定,“跟不上消費迭代以及消費細分的品牌必將被淘汰。”
目前,包括青蛙王子在內的嬰童品牌都在更加細分產品線的同時,向中高端領域進一步滲透。
將嬰童護理與兒童教育相結合
從個人角度而言,早在2016年,李振輝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將持續關注嬰童產業。實際上,他也正在通過行動,將兒童教育、娛樂、護理等多個業務板塊進行融合。2017年,由李振輝投資興建的青蛙王子實驗幼兒園正式開業。據悉,該幼兒園占地面積3000平方,戶外活動場地近2000平方,綠化面積近500平方,可接納約210個孩子。
在李振輝看來,針對幼兒教育產業的戰略規劃和布局,也將極大帶動品牌的發展。因為這所幼兒園不僅將青蛙王子的護膚理念植入其中,而且充分發揮動漫特色,營造溫馨舒適、富有童趣的教育環境,旨在打造優質幼兒教育,讓幼兒能在學習、互動、體驗、游戲中健康快樂成長。“目前這所學校主要接納青蛙王子員工及周邊的孩子,未來會接納更多小孩。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面絕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會選擇青蛙王子的產品。”
談到未來的投資計劃時,李振輝表示,先做好當下的事情,再想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