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鄒青穎
昨日(8月6日),資生堂集團披露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
期內,資生堂銷售額4698.3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8.67億元),同比下滑7.6%;核心營業利潤從上年同期虧損31.3%中恢復,扭虧為盈,同比增長21.3%至233.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38億元)。
資生堂在財報中指出,今年上半年,由于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增長速度放緩以及美國關稅形勢,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
日本本土化妝品市場溫和增長。雖然到日本的外國游客數量繼續增加,但入境化妝品市場出現放緩跡象,原因是外國游客的消費行為發生變化,以及主要因日元升值導致的國內外市場價格趨同,他們的消費欲望減弱。
CPB、NARS實現增長
化妝品報梳理資生堂近五年1-6月業績發現,今年上半年,該集團銷售額首次出現高個位數降幅,錄得-7.6%。除2022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滑0.4%外,在其余三個年份中,資生堂銷售額均實現增長。其中,2021年上半年漲幅最大,達21.5%;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漲幅則均不超過3%。
從品牌表現來看,去年11月,資生堂發布了為期兩年的中期計劃“Action Plan 2025-2026(2025-2026年行動計劃)”,將聚焦“Core 3”和“Next 5”品牌發展。
其中,Core 3品牌包括資生堂品牌、CPB和NARS。資生堂品牌成唯一Q2和上半年均錄得銷售額下滑的品牌,同比分別下降1%、4%,但排除中國及旅游零售業務后,該品牌銷售額Q2和上半年同比增長7%、4%。
CPB、NARS在Q2和上半年的銷售額則均實現個位數增長。其中,CPB均同比增長3%,排除中國及旅游零售業務后則均上漲6%;NARS在Q2和上半年分別增長7%、2%,排除中國及旅游零售業務后分別上漲6%、1%。
而Next 5品牌中,怡麗絲爾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2%,其余品牌均出現下滑。其中,醉象凈收入在Next 5品牌中的跌幅仍是最大,同比暴跌57%,Q2跌幅則達43%。此外,醉象上半年在美洲、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跌幅分別超出50%、70%。
資生堂在財報中表示,集團業績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經濟不景氣導致消費疲軟,影響了中國及旅游零售業務增長;另一方面則是醉象品牌在美洲業務持續面臨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集團曾指出接下來將對醉象產品線進行革新,重振市場,同時重組美洲團隊,關閉低效零售門店、優化供應鏈,目標2026年實現盈利。
安熱沙、納西索香氛、三宅一生則持續承壓,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5%、1%、9%。
中國及旅游零售市場下降12.4%
分地區來看,今年上半年,資生堂營收在其分布的所有市場中均出現下滑。排除其他市場后,中國及旅游零售市場降幅最大,達12.4%,錄得1739.4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4.66億元);核心營業利潤則下滑15.6%至388.11億日元(約合18.88億元人民幣),依舊處在較高水平。
今年3月末,資生堂正式宣布,將中國區業務和旅游零售業務合并為“中國及旅游零售業務”,并由資生堂中國CEO梅津利信執掌該業務板塊,以靈活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
因此,集團在此次財報中特別說明,業務合并后,新的“中國及旅游零售業務”需承擔外匯折算、業務轉移及收購所產生的影響。
當然,中國業務也持續受到因經濟疲軟導致消費低迷的影響。盡管在618大促期間,CPB、NARS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整體線下渠道仍面臨嚴峻形勢;資生堂品牌在電商渠道表現良好,但線下渠道同比仍持續下滑。
日本、亞太、美洲、EMEA地區銷售額則分別下滑0.6%、2.3%、10.1%、5.3%。
基于此,資生堂集團正根據“2025-2026年行動計劃”,努力“加強品牌基礎”、“重建盈利基礎”和“加強運營治理”,以建立彈性的商業模式,并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實現可持續的利潤增長。其表示,集團力爭到2026年實現核心營業利潤率達到7%的既定目標,并確保今年全年的核心營業利潤達到3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76億元)。
“2025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稅前利潤及歸母凈利潤均已超出我們的全年預期,”資生堂在財報中指出,“我們仍維持2025財年全年盈利預期,因為預計下半年將有大量結構性改革費用計入非經常性項目中。”
編輯:楊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