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2025線下生死局如何突圍?這十個觀點振聾發聵

化妝品報||2025-08-21 18:29:51
原創
從“物以類聚”到“人以群分”,線下零售的邏輯已變。

2025年,即時零售風生水起,線下門店獲客難的困境進一步加劇,線下渠道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吸引人進店?如何納新留客?這是線下零售普遍需要破解的難題。

作為深耕化妝品行業20多年的“老兵”,朱向兵2013年創立了小蜜坊品牌,多年來深耕潤唇膏領域,“十二年只賣潤唇膏”。在8月18日于成都舉辦的2025化妝品(中國)百強連鎖會議上,朱向兵圍繞“2025線下生死局”的話題作了演講,分享了他對化妝品線下渠道的行業洞察與獨到觀點。以下為演講的主要內容。

圖片

△上海小蜜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向兵 

演講伊始,朱向兵首先回顧了四十多年來線下渠道的發展歷程,他認為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9-1989年,整個中國化妝品市場處于供小于求的時代。1979年義烏流通批發市場誕生,在這十年中,中國陸續誕生了各個地方著名的流通批發市場,這個時期整個中國的化妝品銷售的線下渠道,主要的載體就是流通批發市場。

圖片

第二個階段是1990-1999年,中國化妝品的線下渠道新興力量涌入,連鎖超市渠道興起、國際KA賣場、國際百貨等紛紛進入中國,中國第一家超市誕生于東莞,家樂福、好又多等超市和百貨都在這個時期誕生。

第三個階段是2000-2015年,至此進入中國線下化妝品渠道最輝煌的15年,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在這個階段,CS渠道從2000年左右開始興起到2015年,嚴格意義上是到2016年走向了巔峰;屈臣氏從2005年國內達到100家店,大概在2015年生意也到達巔峰。同時,貨架電商從誕生開始逐步成為重要的力量。2013年微商誕生,2015年傳統品牌紛紛進入超市,包括包場和KA賣場、百貨商場渠道,便利店得到規模化發展。

圖片

再看一下最近的十年,2016-2025年,CS渠道從2016年開始出現頹勢,2018年問題就徹底激化,2018年,電商渠道占比首次以29%超過線下CS渠道的27%。超市、百貨商場全面進入了衰退期。從2020年開始,傳統貨架電商的市場份額被抖音、小紅書等新興電商勢力不斷蠶食,速度急劇放緩。以抖音為代表的興趣和信任電商從萌芽的發展逐步成熟壯大。

在談及新零售渠道時,朱向兵認為,在大賣場的渠道上,新零售以“小刀割肉”的方式分割出更多的線下新零售業態,比如說百果園搶了超市的蘋果生意,錢大媽可能搶了超市的豬肉生意,零食很忙可能搶了超市的零食區生意等等,于是誕生了很多新的零售渠道。通過線下倉配一體或者倉配售一體,以30分鐘送達為模型的即時零售興起,到今天進入了全面混戰的階段。

“中國化妝品到今天為止,絕大多數誕生的品牌都是時勢造英雄,很少英雄造時勢,因為我們都是跟著中國的渠道發展走到今天的狀態。”朱向兵在總結線下渠道發展歷程時如是說。隨后,他分享了其對中國當下渠道現狀的十個觀點與思考。

第一,零售連鎖已經從早期的“物以類聚”過渡到“人以群分”的狀態,越垂直的零售連鎖越艱難。以前是以專業店鋪垂直品類聚客,現在則是以特定圈層的用戶匹配他們需要的一站式貨品聚客。他直言:“早期我們賣化妝品越集中越垂直,就能把顧客記憶聚焦過來,但是今天我們要以用戶為中心,從物以類聚過渡到人以群分,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就要為這個特定圈層的人去匹配一站式的貨品來聚客。”

第二,不以用戶為導向,以收取品牌或供應商費用為模型的線下連鎖模式到頭了。胖東來不收費,胖東來很火;家樂福收費,家樂福掛了,就這么簡單,永輝現在做調改不收費,所以大家擠破頭。

第三,不以用戶為導向,單純以利潤驅動的線下連鎖模式到頭了。以前門店希望10元進貨賣100元,不考慮消費者,但如今消費者通過互聯網的信息篩選產品,很多店家關于價格差的理念已經不成立了。

第四,美妝新零售渠道正式進入衰退元年。高度同質化的貨盤,成量化的貨盤注定了銷售碎片化,生意很難獲得增長。他認為,中國的美妝的新零售渠道分層定位將是必然,可能會走H&M、優衣庫、Zara這種風格,根據不同的用戶客群來做自己的差異化。

第五,化妝品流通渠道會重新崛起。朱向兵作出這一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新銳國潮品牌的低毛利結構不具備傳統終端品牌的毛利分配機制,這會促使其走向流通市場,讓流通市場再次繁榮。

2、經濟低迷,消費者分流,店鋪不愿意承擔貨品周轉的壓力,寧愿去流通市場拿貨高速周轉。

3、生意從原先某渠道一家獨大,被拆解到各個毛細血管,促使各個品牌打破終端封閉模式,實現無縫隙覆蓋實現生意規模。比如說原先做一個CS就夠了,后來拆解了很多渠道,就產生了糾紛。

4、傳統的人力服務成本過高,與渠道規模不足下的利潤不成正比,也會促使傳統流通市場走向繁榮。

第六,由于中國地緣縱深,單品牌的護膚體驗店尚有一席之地,未來不失為一種職業型投資。在中國,護膚品類目已經進入寡頭時代,未來再想花小錢搞大事業已經不太現實,中國現在進入到職業型創業階段。“如果是純賣貨,我的建議是要么在當地開大店,足夠大,足夠全,要么就開小店。”

朱向兵以在縣城開一家店為例,比如當地的人均收入是5000元,但開一家店一個月能賺8000,那么很多人寧愿選擇開店,一則他是老板,二則他有更多的自由。開單品牌護理店,在未來更多的是一種職業型投資。

第七,做生意最大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隔壁老王,其實生意越來越差的核心問題在于跟不上一直變化的消費者。朱向兵分析說:“今天隨處都是購買渠道,我們要問問為何消費者不選擇我們這個連鎖購買?我們與競爭對手到底有什么不同?當功能價值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在情緒價值、效率、專業度、服務甚至場域提供了什么?”

第八,堅持以用戶思維為決策抓手,以流量+復購一體的思維進行選品,高品質、高顏值,好貨不貴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流。很多店家一天到晚在討論毛利夠不夠,這個店員有沒有貼花,這樣的思維都是錯的,因為沒有他們考慮消費者為什么買這個東西,所以一定要堅持以用戶思維為導向和決策抓手。

“胖東來,山姆,包括上海現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奧樂齊,在各自的領域都受到用戶實打實的追捧。它們為什么生意這么好?”朱向兵認為,它們的共性是,帶來軟性的、有精神內涵、有價值觀和獨特審美的精雕細琢的好產品,從而獲得用戶的認同。當各類目市場價格內卷到令人絕望的時候,去山姆會員店、胖東來和奧樂齊看一看人山人海,或許可以找回一點“相信”的力量,相信品質是用戶追求美好生活的根基。

第九,做零售就是順應質價比需求。零售商總要兩者占一頭優勢:要么把更好的貨賣給消費者,要么把好貨更便宜地賣給消費者。

第十,連鎖零售插上即時零售這一翅膀,實體終將迎來新的復蘇。未來的電商是即時零售電商的天下。大家不用擔心抖音、拼多多這些(威脅)。今年夏天,美團、京東、淘寶餓了么等攪局外賣平臺的這場騎手之戰,背后的本質是即時零售之戰,所有的百強連鎖都應該更好地進入(這個戰場),因為這是中國電商的終極之戰,也是線下實體店未來必須具備的O2O能力的一戰,這一戰將打破傳統的有限貨架到無限貨架的邊界,線下零售轉型最大的機會就是這條路。

朱向兵在演講中表達了對線下實體零售轉型的期望:“我希望未來的線下零售能積極擁抱即時零售。我相信,我們曾經號稱有17萬家的化妝品店,依然是中國化妝品線下最廣闊的零售毛細血管。”

“世上沒有彎路,都是我們該走的路。”“不要害怕歸零和谷底。”在演講的尾聲,朱向兵以這兩句話與現場嘉賓共勉。他堅信,每一次跌落谷底都會像《易經》里面的否卦一樣否極泰來,既然曾經輝煌過,既然會高高彈起,那么縱使是萬丈深淵,下去,也是鵬程萬里。

文字整理:楊敬玲

編輯:李嘉馨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