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超3萬名達人被取消帶貨權限,抖音戳破虛假營銷泡沫|每周一話

化妝品報||2025-08-18 15:11:56
原創
是清算,也是自救

文|李碩

一場史無前例的治理風暴席卷抖音。

8月15日,抖音電商安全與信任中心披露,自今年5月發起專項治理(針對直播間虛假宣傳)以來,近3.7萬達人被永久取消帶貨權限,1778個違規商家被清退。

根據抖音公布的典型案例,“娃*膚”“靜*語”“驚*物”“小*膚”“嘟*膚”等直播間中,達人通過視頻展示祛斑效果,畫面中僅用棉簽沾取商品液體擦拭,幾秒鐘內斑點便消失,宣稱商品能夠去除老年斑、黑眼圈等斑塊且永不復發,并承諾無效全額退款,誘導消費者下單。

圖片

然而,商品的實際效果與宣傳嚴重不符,消費者實際使用后,斑點沒有任何變化,毫無效果。

除虛假宣傳化妝品功效外,圍繞商品規格的虛假營銷同樣普遍。

例如,“臣*選”“糴*發”“工**動1”等直播間中展示文字“9.9/囤6斤花生”,商品標題也突出了“(六斤六斤的囤)”等易混淆信息,僅在商品規則中注明“包裝1包6袋,凈含量40g”。消費者基于直播間宣傳和標題內容極易被誤導為購買的是6斤花生,實際收到的是1包共6袋、合計240g的花生,致其權益受損。

圖片

直播間內外,虛假營銷的故事往往以賣家的“秒見效”“超值低價”承諾開局,以買家的失望與投訴收場,整場鬧劇松動的是電商平臺生態賴以生存的信任根基。

2020年誕生的抖音電商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便達成了2.6萬億元銷售體量,是國內生長速度最快的電商平臺,但圍繞它的爭議始終存在,尤其集中在信任問題上。

香港月餅產地不在香港,紅薯粉條成分里沒有紅薯……近年來,劣質商品、虛假宣傳等問題讓消費者對直播帶貨乃至抖音電商疑慮重重。

隨著平臺用戶人數見頂,對告別野蠻生長階段抖音而言,此時這場虛假營銷專項治理,是清算,也是自救。

首先,相比淘寶、京東的圖文為主的商品描述形式,抖音電商交易場景以視頻與直播間為主,更加考驗平臺對違規行為的監管能力。據悉,抖音正升級平臺監控,加大對違規場景的覆蓋識別,提升前置識別違規行為的效率。

其次,抖音的這場專項治理也為平臺內的達人、品牌方敲響警鐘。在任何渠道、任何平臺,唬人套路與夸張話術帶來的短期紅利終將消散,功效合規、科學證據、真實溝通,才是品牌行穩致遠的核心競爭力。

最后,對一家零售商而言,流量富集度和商品豐富度只是起點,洞察消費者需求、獲取消費者信任、吸引復購才是根本。

中國市場不缺優質商品,但始終缺乏讓消費者絕對信任的零售商。

從Costco、屈臣氏到胖東來,諸多案例證明:當一家零售商能破解信任難題,為消費者的選擇兜底,往往就能穿越周期。

編輯:李嘉馨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