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碩
本周,珀萊雅公布了籌劃港股(H股)上市的議案,引發行業熱議。
至于為何在這個時間點啟動港股上市,珀萊雅也在最近的一次業績說明會上給出了解釋,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四點。
首先,港股上市將為珀萊雅在研發投入、品牌建設和海外市場拓展等多個方面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
其次,港股上市能為珀萊雅海外并購提供更靈活的方式,更快速的合作渠道,推動未來并購合作的成功。
第三,中國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港股上市將提升珀萊雅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進一步吸引亞太地區的消費者和合作伙伴,助力其海外業務的落地運營,加速各品牌的國際化進程。
第四,是股東回報,港股上市后,引入的國際投資者和長期資本,也會增強珀萊雅股票的流動性,為股東提供更加多元的價值回報。
珀萊雅沖刺港股之舉,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年來國貨美妝企業“走出去”的縮影。
今年7月,歐萊雅、寶潔原料供應商天賜材料繼A股上后選擇赴港IPO,主要動因也是“全球化布局”。
本月,美妝代運營商若羽臣也啟動了H股二次上市計劃,以進一步提高資本實力,提升國際化品牌形象,增強境外融資能力。
從花西子、珀萊雅、上美到貝泰妮,國內美妝品牌出海計劃已在經營層面取得諸多實質性進展。
去年9月,在法國巴黎最大且最古老的百貨公司莎瑪麗丹中,花西子歐洲第一家專柜正式開業,與其毗鄰的是一系列國際高端美妝品牌。
百億目標下,上美將全球化視為未來增長的關鍵引擎,將海外首站定在東南亞市場,并已在東南亞建廠。
薇諾娜在線下已進駐泰國BEAUTRIUM和EVEANDBOY等知名美妝連鎖店,覆蓋30家高端醫美診所;線上則通過Shopee、Lazada和TikTok三大電商平臺觸達更多消費者。
珀萊雅在出海方面主要聚焦于日本和東南亞市場。
在日本,Off&Relax系列產品已有一段時間的銷售歷史,整體表現和增長趨勢良好。
在東南亞,珀萊雅重點關注產品是否適配當地消費者的膚質需求和價格接受區間,目前重點考慮的品牌包括悅芙媞——該品牌針對年輕油皮等肌膚問題,與東南亞市場需求較為匹配。
從手機市場的小米、華為,到汽車行業的比亞迪、吉利,這些在各領域躋身全球TOP10的中國公司都曾憑借出海贏得爆發式增長,美妝市場也不例外。
一方面,國內化妝品行業已經快速發展多年,積累了足夠的資本與企業能力。另一方面,頭部企業做大之后,自然有變身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需求。
潮玩行業的泡泡瑪特證明,當一款商品足夠美,足夠有創意,它完全可以跨越國界、跨越種族。
珠玉在前,只要堅持品質與創新,中國美妝完全有能力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將品牌勢能最大化。
當下的珀萊雅,既有充沛的現金流,也有清晰的海外戰略。赴港上市,既是對資本市場的回應,更是對自身長期戰略的兌現。
國貨美妝要走向世界,需要這樣的明智,也注定要走上這樣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