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雅詩蘭黛包材供應商今日敲鐘,市值達17億

今日上午,美妝包材商浙江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盛新材”)在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交易,成為今年A股美妝供應商第一股。交易首日,錦盛新材開盤漲幅即超30%,報18.47元/股,總市值達16.79億元。
據悉,錦盛新材創立于1998年,前身是上虞華光電訊器材廠,主要從事化妝品塑料包裝容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產品為化妝品容器,客戶包括歐萊雅、雅詩蘭黛、迪奧、百雀羚、韓束、丸美、溫碧泉等知名化妝品企業。
此次獲資本加持,錦盛新材的發展無疑會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但其剛剛出爐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卻著實不夠應景。據最新財報顯示,公司1-3月實現營業收入6397.60萬元,同比下降27.62%,利潤為1310.00萬元,同比下降17.31%,而在這份不甚理想的成績單背后,也透露著錦盛新材高速發展背后的隱憂。
錦盛新材年初發布的最新招股書顯示,2016-2019年上半年,錦盛新材營業收入分別為2.89億元、3.01億元、3.61億元和1.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16.48萬元、4287.29萬元、5351.31萬元和3206.24萬元。可以看到,在2016-2018年三個完整年度,公司營收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并未與營收增速趨同。
數據還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錦盛新材主要產品膏霜瓶和乳液瓶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0.67%、90.23%、89.55%、91.8%。不難發現,主要產品過于集中使得錦盛新材營業的收入高度依賴膏霜瓶系列產品和乳液瓶系列產品,一旦主要產品面臨原材料供應、政策變化等方面的問題,將為公司業務帶來較大風險。
此外,該公司前三大客戶均來自海外,包括為倩碧、歐萊雅等品牌提供包裝的加拿大包裝公司APR及美國包裝公司APC,為Urban Decay、Laura Mercier等品牌提供包裝的美國福森公司,以及美國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集團。具體來看,2018年錦盛新材出口美國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30.20%。錦盛新材對外銷收入的依賴也為其經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但是無論如何,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近兩年美妝上游企業確實迎來爆發期,上市企業的股價一路飄紅,其中包括,收購諾斯貝爾的青松股份、強生和家化的包材供應商通產麗星,以及不久前剛花2.9億元接盤佛思特的華熙生物。此外,業務涵蓋美妝包裝的上海艾錄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嘉亨家化股份有限公司也均進入IPO排隊狀態,并已獲得受理。
如此看來,2020年屬實是美妝股的大年,美妝行業已然正由默默無聞的灰姑娘搖身變為資本新寵,從品牌方到代運營,如今,投資人已從品牌端順藤摸瓜,盯上了上游供應鏈。對美妝企業而言,資本的春風無疑將加強其資金實力和話語權,但上市融資熱浪之下,或許也需要多一點關于企業自身發展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