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藝術金融的意義在短期來看,是推動了藝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藝術資源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是中華民族最為核心、最為獨立的財富資產與獨特的民族資源,也是中華民族面向未來,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最為寶貴的物質與精神財富。那么藝術金融中的藝術版權問題也變成重中之重,該如此推動藝術版權的保護,發展以及創新呢?藝術金融又是在這一過程中起著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就從下文去找尋答案吧!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不斷深化發展,市場的參與者與市場形態也出現了大的變化。即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幾年出現了“二元結構”的趨勢,就是在收藏投資市場不斷發展的同時,消費市場也在不斷地崛起,出現了“高端”市場與“低端”市場形態同步推進的格局。其中,消費的大眾市場的興起,藝術版權、藝術授權、藝術衍生品、藝術衍生品產業等的作用不可忽視。下面,我就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釋,與大家共享:
1.近幾年藝術版權及其市場興起的大背景;
2.藝術版權是藝術金融研究的重要問題;
3.藝術金融的發展推動藝術版權的保護創新工作。
近幾年藝術版權及其市場興起的大背景
眾所周知,近幾年,關于藝術版權的關注度不斷得到提升,藝術版權市場也日漸活躍。其中原因當然很多,例如有法制環境不斷得到改善、政府管理部門比較重視、國際化交流日趨活躍等等方面的原因。但我們認為,最為主要的是來自兩個方面的重要推動:一個是需求推動,一個是“平臺+互聯網”的推動,這是藝術版權及其市場發展的根本性的動力源。
一個方面,關于需求推動,具體講就是:隨著人均GDP的迅速增長,我國正在進入一個消費結構快速轉型的通道。2015年,我國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至多到2022年,我國人均GDP會突破1.27萬美元,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與此相對應,大眾的消費結構也出現了大的轉型。其中,文化藝術消費的比重在迅速的提升,以基于藝術版權為基礎的藝術衍生品產業不斷興起,藝術消費市場得到了不斷發展。這是從市場需求層面所帶來的拉動效應,這是消費市場發展的一個大勢。
另一個方面,“平臺+互聯網”的推動,就是近幾年我國藝術金融創新發展的結果,特別是基于“平臺+互聯網”這一交易模式創新,而帶來的對藝術版權市場的有效帶動作用,不可小覷。如不少文交所平臺,所推出的不同種類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就是把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行授權并衍生復制,形成標準化的交易標的物,進行平臺化的公開交易。由于平臺化交易是一個公開交易市場,交易的規模大,影響力高,極大地引起了藝術家及參與者對藝術版權、藝術版權市場、藝術版權消費的關注。從前沿實踐方面不斷推動了對藝術版權的認知,以及藝術版權市場的發展。
藝術版權是藝術金融研究的重要問題
我們知道,金融的根本就是服務。而藝術金融就是針對藝術品及其資源資產化、金融化而進行的一種特種服務。為什么要說是一種特種服務呢?這主要是由藝術品及其資源的特性所決定的。藝術品及其資源的特性很多,但最為重要的有三個:一是非標準的特性,二是資源化比較復雜;三是價值的提升是依靠難以度量的發現來實現。這些特殊性使藝術版權的地位與作用,在藝術金融發展過程中意義重大。
一方面,藝術版權是藝術品資源化的基礎與保障之一。如果沒有藝術版權的存在與保障,藝術品及其資源化的問題就難以落實。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在藝術品資源化的過程中,藝術版權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以前,我們對藝術金融的研究與實踐中,更多地針對藝術品本身,但隨著藝術金融實踐的深化及藝術品資源化、系統化的深入發展,藝術金融無論從研究還是前沿實踐,會更多地關注像藝術版權這一類核心性的藝術品資源,并將其納入其研究與實踐的重點領域與范疇。
另一方面,藝術版權的確權認證、鑒定鑒證、估價定價等問題,也已經成為藝術金融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藝術金融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板塊。藝術版權應有的價值,是藝術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認知與理念,正在深入到人們對藝術品及其價值認知的過程中。可以預料的是,藝術金融的不斷發展,會進一步帶動藝術版權金融的發展與深化。
藝術金融的發展推動藝術版權的保護創新
金融是一種服務,但同時,金融在現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建制的力量。也就是說,藝術金融的發展,不僅僅會推進藝術版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并且會進一步促進藝術版權創新的發展。
首先,會基于藝術版權的保護制度,不斷推進藝術版權資源的系統化、資產化、金融化的進程,積極推動版權資源資產與金融體系的對接,尤其是證券、銀行、信托、保險、基金等的對接。實現版權資產在金融體系間的流轉,如可以不斷推出版權資產的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借助業已興起的版權交易平臺與文交所平臺,不斷推進版權資產金融化的工作,創新設計更多的金融產品,來服務版權資源資產化、金融化的發展。
其次,基于“平臺+互聯網+藝術衍生品”這一創新模式,積極推動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版權產品的交易。這種模式的創新:一是實現了由版權資源向版權產品的轉化,進而實現了由版權產品集成為版權資產,并在平臺上進行公開交易,實現了版權資產的大眾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金融創新;二是在平臺化電子交易的過程中,由于海量、高頻度的常態化的交易,使交易標的物的定價有了交易數據的支撐,其定價就會越來越透明、越來越有交易歷史數據的支持,金融體系就會越容易采信相應的定價信息,從而把相應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相應的交易過程中來,不斷地探索風控的具體機制與模式。
第三,基于“藝術授權+藝術衍生品”產業的發展模式,不斷建構產業鏈、培育產業鏈、拉長產業鏈,從而壯大藝術衍生品產業的發展。從微觀層面上講,就是一是要推動版權資源資產的金融化,即利用版權資源、資產進行直接融資;二是要根據授權藝術衍生品產業的特性來創新藝術金融的支撐業務與產品,積極發展藝術版權金融。從宏觀角度上講,就是根據產業政策的指引,大力發展藝術衍生品產業基礎,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礎,并在有條件的區域,積極培育發展藝術版權資本市場與要素市場,真正實現市場主導,以金融手段來完成藝術版權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四,基于互聯網經濟與科技的融合發展,適應新的發展趨勢,在創新藝術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壯大版權新經濟的發展。科技的融合發展是藝術版權金融創新的重要支撐手段,探索如何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來實現藝術版權金融的風控是重點。
目前,基于“互聯網+”這一大背景下的藝術版權產業的發展,主要有四個大的取向:一是基于互聯網機制需求個性化、多樣化、多樣態的需求轉型;二是在泛娛樂化的推動下,基于由品牌推動向IP衍生推動的產業發展模式的轉型;三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對現有產品與消費的轉型;四是藝術版權的跨界融合而生產的新的產業形態的發展等,這些新的發展趨向,都是藝術版權經濟或產業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更是新的機遇,也是藝術金融創新發展的新的機會和機遇。
可以說,大力發展便捷、高效、安全的藝術消費金融方興未艾。同時,也是對這一新業態進行重塑的一種開始。
當然,藝術版權的保護與創新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有其自己較為復雜與相互制約的內在發展規律,不能以偏概全。以上與大家共享的內容,僅是從藝術金融發展的角度發表了一些對藝術版權保護與創新的一些看法,不確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