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桐鄉世界互聯網大會承辦委員會主辦,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烏鎮咖薈”正式舉辦。本次活動以互聯網風口下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邀請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知名企業家、投資人和觀察家共聚一堂,分享和交流互聯網時代文化產業創新模式、生產思維和管理經驗的變革。
本次活動由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主持,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唐中進行活動總結。發言中,與會嘉賓從不同層面對“互聯網+”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發展走向進行探討。
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在當今時代,要用互聯網思維改造電影。電影的內容制作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視運營問題。傳統電影行業在購票、電影發行宣傳、新人培養方面存在短板,而這些傳統行業的痛點正是互聯網的發力之處。當下的網絡購票、大數據搜集、網劇人才培養等新樣態改變著人們的消費行為、電影的宣傳方式以及人才培養方式,未來的電影產業會和互聯網結合會越來越緊密。
華策影視總裁趙依芳也認為,影視產業的發展要與互聯網思維相結合。在結合過程中要以內容為王,集結專業的團隊進行內容生產,并增強對強勢IP的生產、改造能力。同時,可以適當采用合伙人制,實行分享經濟,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與果殼、分答創始人嵇曉華把關注點放在“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時間。王曉暉表示,當前,互聯網用戶在網絡消費碎片化時間增加,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技術的興起,手機在消費中越來越重要。“宅男宅女”的關注點逐步轉移到移動平臺上,消費習慣的改變不可阻擋。嵇曉華也表示,碎片化時間的增多為碎片化時間的“買賣”提供了商機,專業人士可以利用自身的碎片化時間,通過網絡進行內容付費分享,這也是互聯網分享經濟的應有之意。
光明網總裁楊谷從網絡文藝方面進行探討。在發言中楊谷表示,文藝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文藝評論的引導。當前網絡文藝迅速興起,但相關的文藝評論并沒有跟上網絡文藝的發展節奏。此外,網絡文藝評論本身也存在較為浮躁、深度不足等問題,亟進行引導。光明網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將積極擔負責任,在此領域發力。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杭、浙江文化產業成長基金袁國良、英雄互娛董事長應書嶺、云朵網絡董事長陸世棟、思美傳媒董事長朱明虬、網易云閱讀&網易漫畫總監范少卿以及一點資訊CEO、鳳凰網總裁李亞也對網絡文化產業發展提出各自見解。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