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以“中華文化產業X互聯網”為主題的,峰火文創論壇年會(2017)暨第八屆中國文化產業前沿論壇,在首都大酒店舉辦。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徐國寶,企鵝影視電影投資業務部總經理常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北大文化集團總裁許曉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等發表精彩演講。
本文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峰火文創中心主任陳少峰的演講實錄內容摘要,全部內容近1.5萬字,作為論壇協辦方之一,文化產業評論提煉5000字干貨分享給朋友們,全文內容敬請關注2017年第一期《文化產業導刊》。
當前文化發展基調的三個轉變
最近有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在2016年,我們中央重新對文化的發展給了一個基調,這個基調就是我們的政策變化和業態的變動。我想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三個轉變,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在做文化產業的時候能夠緊跟上這個形勢。
文化發展的時代基調
我們接下來做文化產業的核心就是要體現我們這個時代性。同時我們也要體現傳統,把傳統的精華納入進來,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叫做中華文化產業,要把我們傳統的精華吸納進來。另外我們是正能量,換句話說,我們就是放在什么情況下,它都給人信心和鼓舞,當然也給我們激情,我想這是我們面向的一個時代的基調。
第一個轉變,從商業到情懷
這個基調由三種轉變來完成,我認為第一個轉變就是從商業到情懷,你不僅僅是做商業,你要先有情懷再做商業。換句話說,你的商業是在情懷的指導下,而不是僅僅做商業。所以我們知道企業家跟商人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企業家一定有事業,他做完事業自然就會賺到錢,商人不管有沒有事業,我就是為了賺錢。所以企業家跟商人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企業家都是有情懷的人。商人有商業,但是不一定有情懷。
我們過去很長時間里面,為什么好多人會生產垃圾?因為他只是一個商人,他沒有情懷,他自己拿出的東西不會丟臉,因為他賺到了錢。他跟別人說,我投了哪一部垃圾電影,我賺到了多少錢,他首先不考慮我這個電影是不是垃圾電影,這就是一個區別。所以企業家代表我們文化產業的一種方向,所以我們今后投資的方向也要跟著企業家來走,這是第一個轉變。換句話說,如果今后僅僅是做商業的話,可能在文化產業里面就走不遠。
第二個轉變,從只有娛樂到兼顧文化與藝術
過去都是娛樂,越傻的,越搞怪的可能賺的錢越多。但是今后我敢說,你可能做不到了。可能有人還跟我說,我在一年前跟有的同學說,我說你不要再做網絡大電影,你看到網絡大電影那個名字,至少有九成是很污的,你要靠污名來取勝嗎?這個是不行的,給你下架。很多人說中央下令我下架,我再來整改,這個以后是行不通的。只要你被下架以后,你就永遠被記錄信用檔案,今后沒有機會出現在文化產業這個名單上。
所以大家要記住了,過去的那一套做法是不行的,所以你可以做娛樂,但是你不能夠像過去那樣,能走得多遠有多遠,你不要走的太遠,還要回頭。所以有娛樂,還要有文化,如果光有娛樂,沒有文化和藝術很難走,特別是政策角度。
第三個轉變,從單一模式到商業模式創新
娛樂標準我們要提升,我對于政策基調的理解是這樣的,今后所有的視聽節目的標準,當然也包括網絡大電影都按照統一的我們國家電影和電視政策來管理,這是一個基本的基調。今后所有的直播都一定有一個很好的技術上的監管和行政上的監管,這恐怕要結合在一起。中央鼓勵這種跨界的融合,包括文化科技,包括創意,包括設計,就是鼓勵有文化,有創意,有設計,有藝術的東西,盡可能就是娛樂融合在里面,不要只講娛樂,最好是把娛樂、跨界、設計、創意、創新全部融合在一起,我想這是提倡的一個方向。
我們現在有很多國有的文化公司不做內容,因為內容風險比較大,他只做傳媒,做平臺。這樣的話,我們的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我們的內容怎么做好呢?內容都是交給民營企業,而且是小公司來制作,這就陷入了我們剛才說的內容為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要解決內容為王的問題的話,國有企業必須帶頭制作內容,這是根本的保障。我覺得我們國企下一步的文化改革,也要為我們的內容產業做出重要的貢獻,這是一個責任。我們國企應該有三種,一種做平臺,一種做內容,一種做投資,三種應該有不同的責任,包括不同的考核標準,我覺得這是我們下一步做內容、傳播和投資的三個標準。
文化產業經營模式三個結合
與互聯網結合
你的公司如果不跟互聯網結合的話,就缺了一個平臺。別人的關注度都在互聯網上,包括消費者都在互聯網上。互聯網經營跟傳統的模式最大的一個區別是,傳統的模式是要跟競爭對手競爭,互聯網上大家都是你的競爭對手。
所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找到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包括資源。大家有沒有發現,互聯網上的核心資源就是一個圈,叫做行業資源圈。你要進去以后,你能找到資源。所以我很高興的跟大家說,我們的峰火文創是一個資源圈,我們這上面什么資源都有。大家不信可以回頭跟我們挨個結合,所有的行業類別我們在這個平臺上都有,因為大家到一起來了。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未來,你一定要在互聯網上面有所作為。最差的,你也要懂用互聯網來做營銷,而且營銷不能交給別人,因為你的營銷交給別人的話,你都不知道用戶在哪里,別人就把你屏蔽掉了。
與資本運作結合
你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只要做一個公司,千萬不要用傳統的原始積累,靠你自己的積累完不成,因為方式就很原始。所以我們現在要用互聯網+資本運作,資本運作就是別人想賺錢,別人是投資人,你就讓他賺,你為什么靠自己的力量賺錢?你給別人打工也行。大家都知道美圖秀秀沒賺到什么錢,但是給美圖秀秀的蔡文勝打工的總裁估計身價現在有好多億了,這就是跟資本運作結合。
一定要輕資產
不管你做什么,你把重資產放在一邊,把輕資產剝離出來,用輕資產跟互聯網結合,跟資本運作結合。換句話說,你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扛在自己一個人的背上,你就讓別人幫你扛著重資產,你扛著輕資產,跟優秀的人合作,可以用輕資產的方式得到價值最大的實現,我把它叫做企業的整體價值最大化。
我們以前說我賣這個產品一年賺了多少錢。現在不是,現在你跟他說,我這個公司現在估值已經多少錢了,你要么就是在互聯網上比市值,要么就是你的公司還沒有上市的時候,人家對你估值。如果人家對你的估值不感興趣了,說明你的公司就不值錢。以前是靠賣產品,現在是賣商業模式加企業做的越來越好,企業本身是值錢的,你虧損沒關系,但是你有沒有把企業做好?
互聯網文化產業商業模式10個創新
接下來跟大家講一下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其實今天的重點是圍繞著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
大家都知道,我們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人經常跟大家說,互聯網跟傳統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傳統的叫客戶,我們現在叫用戶,有這樣一個說法。可是不懂互聯網的人怎么知道什么叫客戶,什么叫用戶?而且你的用戶在哪里他都不知道。我們現在很多人其實都要去研究互聯網上的用戶體驗,但是互聯網還沒有進來,用戶在哪里還沒有找到,他怎么會去關注用戶體驗呢?
所以我們現在要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互聯網是什么,第二個我的用戶在哪里,這兩個要先解決。我想如果你要進入互聯網的話,一定不能把任務交給別人,自己要先懂互聯網。你要先懂互聯網,然后再進去,找到你要的用戶,然后才研究他們的體驗,才開發他們,把企業做大,這是一個順序。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接下來跟我一起來推動這個融入互聯網的行動,我認為中國幾千萬的機構都需要懂怎么樣管理自媒體,怎么樣進入網絡,怎么樣做新媒體的傳播,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話,我們可以幫助千千萬萬傳統的機構實現轉型,或者能夠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你連互聯網都不知道怎么用,你怎么可能插上它的翅膀呢?
下面我給大家講十個模式:
第一,是互聯網的平臺模式。
大家對于平臺模式可能沒有什么感覺,覺得做BAT就是做平臺。現在做今日頭條也是做平臺,其實互聯網的平臺有很重要的特點,比如App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家都是平臺,平臺就看誰燒錢到最后,互聯網凡是做平臺的一直都在燒錢。雖然它在燒錢,但是平臺的估值都比較高,雖然它沒有賺錢,這是很重要的。大家記住了,你一定要有錢,你才能做平臺。互聯網平臺的公司都是做各種各樣的業務,不止做一種業務。所以如果你做新媒體的話,除了做新聞之外,你最好還做別的業務。多元化的經營,是平臺一個重要的特點。
第二,小平臺的垂直模式。
現在做一個垂直的內容,一個小小的平臺,發布內容,但是那個內容是垂直的,自己控制的,不受別人影響的,而且成本沒那么高的,這個我認為將來千千萬萬都是這種。我認為中國在互聯網上將來就是有千千萬萬的企業是靠這種垂直的小平臺來生存。那么這個企業怎么能做大呢?我做完第一個小平臺我做第二個,或者我跟資本運作結合,我并購二十個公眾號,我是不是變成一個新媒體集團了?我也是一個很了不得的公司。我認為我的倡議就是你做一個垂直的,我們合起來做一個頻道組合,這個未來是非常有前途的,這是我認為在互聯網上生存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垂直的內容+產業鏈。
第三,文化電商部分取代普通電商。
大家都知道迪士尼賺錢,第一個賺版權,第二個賺廣告,第三個賣服裝,迪士尼估計賣服裝可以排在他最賺錢的一個領域里面,遠遠比主題公園賺錢。比如說《冰雪奇緣》播放到現在賣了10億美元的服裝,這個利潤都是純的,主題公園投資要11年的回報效果好得多。而且按照我們現在的速度,10年之后,中國的電商、零售大概有20萬億,如果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電商是來自于文化電商的話,我們有4萬億到5萬億的文化產業營業額,這里面可以造就出一大批的上市公司。
我最看好的文化產業是兩項,一個是娛樂機器人,一個就是文化電商。娛樂機器人包括做伴侶,做我們的伙伴,另外一個就是做我們的文化電商。
第四,文化科技跨界的模式。
IT作為一種跨界,其實大家一定要關注技術的變化,技術的變化很多,比如用在機器人上面,可能下一步機器人見到你的表情就知道你是不是生氣了,技術變化會越來越快。但是技術變化不一定能賺錢,所以你一定要用技術來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必須要跨界才能賺錢,這就是我把它叫做功夫在詩外。你把IT技術拿來作為某個領域里面增強他的體驗,那你可能就賺這個領域的錢。
第五,IP孵化變現模式。
做IP不斷的孵化,輪轉消費。首先可以在互聯網上的平臺預熱,然后還可以進行消費觀察,看看消費者有沒有喜歡。然后就是從消費者的預熱一直到內容的改進,我們可以不斷的改進內容,不斷的編新的故事。我們可以不斷的輪轉,比如說我先做網絡文學,再改編成有聲讀物,再改版成動漫,這樣一直在輪轉。輪轉到某一天我把它做成電影。IP的輪轉應該是一種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第六,未來模式。
要有現金的收入,最好成長性要快一點,這是未來模式。未來模式比較適合于你選一個領域,這個領域代表著未來發展的方向,你把公司做得越來越好。不在乎虧損,可能你在前三年,你甚至要主動的虧損。因為你前三年可以把格局和資源做進來,如果你一開始就打算賺錢的話,說不定你什么資源都沒有付出,你又沒有做出任何的貢獻,你今后就是靠錢來拼。
第七,投資模式:四創基地。
真正的創業投資應該是做4.0的投資,就是一種組合投資,就是把有資源的人共同組合在一起投資,那叫創業投資,創業輔導和創業資源提供,形成一個真正積累性的投資,有資源引入,有人來道輔導,有一個持續的企業成長,我們現在很少有雙創空間能夠幫助企業不斷的成長。今后一個能夠幫助企業成長,一個能夠不斷給企業介紹資源的一定是有競爭力的。
第八,文旅輕資產模式。
從傳統的旅游變成文化旅游,從觀光,觀一眼就光了叫觀光,現在變成叫體驗。從娛樂到文化+,不僅要娛樂,還要有文化內涵,文化感受,還要抓住這個地方的文化特色,還要提升。從旅游消費到文化消費,就是我去你那里旅游消費,同時要進行文化消費。夜間有演出,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旅游,有足球旅游、游學旅游,有各種各樣的旅游,最好結合在一起。去你那邊看風光,又有文化旅游,這是最好的方式。從出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從單一的旅游到多樣旅游,從國內游到國外游,從都市游到鄉村,從渡假到周末,每個周末都出去旅游。
第九,升級模式與轉型模式。
我們能不能對原來已有的業態和商業模式進行升級?比如說我的預測,5年之后中國的電影可能就沒成長了,如果是一個電影公司怎么辦?我是電影公司的話,把自己變成文化產業公司,我就解決了。我就不以電影作為主營業務,我就變成以產業鏈作為主營業務。所以大家看,騰訊這家公司肯定是越來越文化產業化的,所謂泛娛樂,其實就是做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不僅僅做一項,這就是文化產業的一個業態。我們博物館能不能做成,未來不做普通的博物館了,也不做普通的藝術館了,我們把它作為城市文化體驗中心,我們一下子把它變成旅游產品。因為博物館很難成為旅游產品,或者說旅游的人不夠多。能不能博物館加城市體驗中心,把它結合在一起,就是這種業態。
第十,傳統領域的新模式。
傳統領域里面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新的機會。大家都知道足球不怎么賺錢,其實足球是可以賺錢的,四年前可以用3千萬到5千萬買一家中超俱樂部。現在最便宜的一家是6個億,平均20億以上。也就是說,這4年當中,從3千萬到5千萬,現在翻到6個億到20億。我們國家重視足球了,中國要做2萬所足球學校,要做19萬個足球場,光投足球場就可以有三個上市公司了。我們搞文化產業的人,搞體育產業的人好多人不敏感,國家重視的這個產業你不去好好的折騰,你都折騰到地產上面,幾十年還是在原地,就像驢子一樣在那里轉磨不行。
傳統領域里面可以挖掘很多東西。比如說我們可以做電影,電影我們可以先做微電影,不一定一下子就去做電影。可以先做舞臺劇,像開心麻花再把它變成電影,傳統的也有好多可挖掘的東西。從傳統里面挖掘出現代的手法和技術,加上互聯網,這就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現在可以做足球小鎮,可以做很多傳統的這種東西。這是傳統領域的一些新的模式。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