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和7日,國家旅游局相繼發布《“十三五”全國旅游公共服務規劃》和《“十三五”全國旅游信息化規劃》,旨在加速推進全國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和旅游信息化建設,適應大眾旅游新時代的要求。
3月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十三五時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明確,針對文化旅游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方案提出,著力解決廣播電視覆蓋、民文出版等突出問題,到2020年,在公共文化服務、遺產保護利用、旅游設施方面取得顯著提升。
文化旅游,是一種以富含文化內涵的目的地為客體的綜合性旅游活動,不僅有助于保護和開發各民族各地方的特色文化,豐富和完善旅游產品的內涵及價值,還有助于促進地區經濟結構的轉型與發展。因此,近年來,國內文化旅游市場開始得到重視和發展,文化旅游已成為催生我國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然而,我國雖然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但部分文化景區存在過度商業開發、配套基礎設施落后、文物保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近年來,針對文化景區的旅游投訴頻出,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國家發改委表示,針對目前文化旅游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將優化投資結構,在公共文化領域重點保基本,著力解決廣播電視覆蓋、民文出版等突出問題。在文化遺產有效保護的基礎上補齊合理利用的短板,改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條件,集中打造新景區。
根據文件內容,“十三五”期間將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專項支持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等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主要建設生態系統和遺產資源保護設施,以及科普教育和游覽服務設施,包括陳列館、科普館、資源展示、游客解說教育設施等。
針對實施提升工程的資金需求,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基金、企業債券等多種資金渠道將共同作用,合理區分不同類型資金的支持重點。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支持沒有回報率或回報率極低的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建設,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推動建立有利于文化、旅游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中央預算內投資采用按比例補助并控制補助投資最高限額的方式予以安排。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的中央補助比例分別按30%、60%、80%控制。其中,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保護利用設施項目統一按照中央負擔80%、地方負擔20%的標準執行,根據實際需要和年度資金盤子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不受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限額的限制。
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需要進一步了解本文信息,請點擊在線溝通或撥
打電話:010-52401598/5229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