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推動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目前互聯網思維正在為中國文化產業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互聯網正通過整合創意、硬件、軟件、資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極大包容性的文化商業生態系統,把文化企業和文化消費者的隔閡逐步消融。
上網服務產業是近年來我市發展較快的文化服務業之一,對民營資本投資依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通過轉型升級,我市打破了原有總量控制封閉發展的模式,對轉型升級滯后、經營條件較差的網吧形成了優勝劣汰的格局。
作為文化產業“大家庭”中的一員,電子競技的蓬勃發展吸引了不少平臺的跨界支持。原本是電視熒屏的業內狂歡,卻將電競納入主體活動的重頭戲,這一首開先河的舉動,無疑有著產業之外更深的意味。
中國傳媒行業其實還沒有走過一個大整合的年代。在互聯網時代有一些力量沖出來做一些整合,一定會出現從幾十億美元向幾百億美元的突破,通過大量的整合、大量的并購實現。
經濟新常態下,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創新的重要性顯著上升,文化產業新興業態大量涌現。因此,必須采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文化消費潛力,使其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而文化消費正是界于滿足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之間。未來文化消費有巨大空間,釋放文化消費需求將成為政策重點。
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為21351億元;2014年,增加值達到23940億元,同比增長12.1%。預計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十三五”期間的文化產業政策供給不僅量越來越大,而且政策出臺頻次將會越來越高,這將會極大地釋放文化生產的活力。
近年來,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提升至新階段,兩國政治互信和友好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俄有關方面,抓住難得機遇,加強溝通協商,經濟貿易、人文交流等各方面務實合作呈現出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河南要重點發展文化產業,建設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壯大文化企業,建設重點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重點發展數字傳媒、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文化旅游、工藝美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