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針對原有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分別設立的評價指標進行整合,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為基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對此,我們對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進行了專訪。
■ 筆者:周總,根據《意見》,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正會同相關部委抓緊落實和推進,相信不出多久,統一標準、認證、標識的綠色產品就將面世。作為全球知名的家電供給商,您怎么看待這項即將出臺的制度?
■ 周云杰:綠色產品這個話題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是熱點。我們感覺這項制度非常必要、及時。從消費需求角度來說,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在線綠色消費者群體已經達到6500萬人,近4年增長了4倍,但從國家有關部門統計的公民境外消費數據看,境外消費綠色產品的比重較大,這也反映了我國綠色高端消費供需結構是失衡的。從國家品牌的角度來看,中國政府能夠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提出用“全生命周期”“全綠色”理念來打造新的“中國綠色產品”國家品牌是非常必要的。海爾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努力讓國外的消費者看到中國制造的正面形象,2016年并購了GEA后,也讓國際社會對海爾這個中國品牌更加刮目相看。但這畢竟是單體的微薄力量,如果能像德國制造、美國制造那樣讓一個國家品牌團隊在國際市場的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團體冠軍,才能樹立中國制造在國際社會的良好形象。從企業微觀的角度來看,當前,確實存在按照部門職責和關注點而割裂指標和重復評價的問題,給企業的產品開發、管理成本帶來了一些負擔,各種不同的標志一大堆也導致了社會認知度不高、國際市場采信程度低等問題。
所以,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建設對培育綠色市場、增強市場活力、唱響中國制造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特別期待,中央集各部委之力聯合打造的“中國綠色產品”能盡早落地。
■ 筆者:既然企業期待這項政策出臺,那么您對綠色產品的定位和預期有些什么樣的考慮?
■ 周云杰:我們看到《意見》中明確綠色產品要體現在資源獲取、設計、生產、銷售、使用、處置等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綠色產品應兼顧資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低毒少害、易回收處理和再利用、健康安全和質量品質高等特征。
具體到產品上,我認為綠色產品要滿足兩個特征。一個方面是要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安全可靠、結實耐用。消費者經常抱怨的產品買來時品質優異、不輸于國外品牌,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就出現了性能衰減等問題,這就是質量中所提到的“可靠性”問題。海爾從2000年就開始成立了獨立于產品線的質量檢測公司,專門研究和制定海爾產品的高端品質、可靠性評價規則,建立了第三方HR認證,確保所有產品上線前都先通過HR認證的嚴苛體檢和質量風險排查。另一方面,綠色產品應該是節能環保的,這是綠色的最基本內涵,也就是在設計、生產、運輸、使用直至報廢的全生命周期中都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如果以一個百分比來設置綠色產品在行業內的定位,我認為5%~10%比較合適。綠色產品體現的是“優中選優”原則,打造的是高端引領品牌,我們衷心希望能夠通過綠色產品助力“中國質造”。
■ 筆者:按照您所說的綠色產品定位和內涵,您覺得對于企業生產、銷售綠色產品,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 周云杰:國家和社會對于綠色產品都給予了很大的關注,綠色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鑒于目前的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狀況,企業生產、銷售綠色產品,可能面臨的問題基本上有四個方面:一是綠色產品標準缺失。在《意見》發布之前,對于綠色產品的定義不明確,沒有一套專門的綠色產品標準可供企業參考。二是綠色產品產業鏈不完整。真正的綠色產品需要上下游企業的通力協作,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和一套全流程的可追溯信息機制,目前我國的綠色產品產業鏈還不夠成熟,許多環節(如綠色研發、物流、回收等)還有待完善。對于這一點,我認為綠色產品認證能夠也應當發揮重要作用,來打通上下游,實現真正全鏈條綠色。三是綠色產品監管力度不夠。一些不法商家打著“綠色”的名義欺騙消費者,也嚴重損害了誠信企業的利益。最后一點就是綠色消費意識還有待培育。雖然綠色消費者數量已經成倍增長,但社會認知度還有待提高。
■ 筆者:您剛才提到認證的作用非常重要,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未來綠色產業的培育過程中,應該如何發揮認證的作用?
■ 周云杰:認證是國際上對產品質量進行評價的普遍做法。由于其第三方的獨立性,確保了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其專業性,則確保了評價結果的真實準確。產品拿到了認證,就意味著有專業機構為產品的質量提供了擔保,消費者也會更加有購買意愿。但這只是認證作用的一個較為直觀的變現。另一個重要作用就在于,認證的過程中,作為專業的認證機構可以發現企業存在的不足或者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幫助企業改進管理、改進產品。再有就是,通過認證的國際互認,可以實現產品在本國的檢測認證,為企業節省時間。
關于如何更好發揮綠色產品認證作用,我想一是標準制定要科學合理可行,體系要完善,這也是認證的關鍵基礎;二是要在檢測機構、認證機構的專業性上下功夫,專業性直接決定了認證的質量水平和技術服務水平;三是抓好認證市場的監管,確保認證證書的含金量,防止假冒證書、標識擾亂市場;四是實現中國綠色產品認證與國際上相關認證的互認。
來源:人民政協報
需要進一步了解本文信息,請點擊在線溝通或撥
打電話:010-52401598/5229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