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以“店招的力量”為主題的2021中國化妝品百強連鎖會議在上海召開,國際美妝巨頭CEO、頭部國貨CEO、百強連鎖代表、品牌方代表、電商平臺負責人等600余行業人齊聚一堂,與廣大實體零售商共謀化妝品專營店品牌力打造與創新經營之道。
-
“貓狗大戰”之下,電商平臺在面臨過度“內卷”競爭時,平臺上的商家也裹挾其中。拼多多、快手、抖音等新電商平臺的崛起,讓這潭死水激起了一陣漣漪。天貓、京東毫無疑問依然是線上主流,但拼多多、抖音、快手帶來的沖擊已經足夠震撼,五強之間的競爭形成了一個新的市場格局。新的玩法、新的商業邏輯伴隨著新平臺的誕生而出現,品牌、商家對于生意、流量的規劃也有了相應的創新。
-
當下,中國化妝品產業似乎正在與資本經歷一場熱戀。在近三年時間里,資本對本土美妝品牌以及零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狂飆猛進的完美日記、調色師,以及眾多在短時間即嶄露頭角的新銳品牌,業內人士在熱議這些新物種的商業模式時,資本都是少不了的話題。
-
去年疫情之后,憑借地緣、“人和”以及服務優勢,加之疫情后人們更傾向于家附近順帶購物的消費慣性,社區化妝品店的日子可謂越過越滋潤。社區化妝品店對口碑、復購率的專注,是CS渠道紅利期暫退后,實體化妝品店在存量爭奪中的普遍增長邏輯。
-
隨著90后結婚生子成為育兒主力人群,更主張個性化、精細化消費的90后群體也更舍得在嬰童產品上投入和消費。未來幾年,中國嬰童洗護市場將迎來一次較大的發展。與“三孩政策”紅利相伴而來的,還有國家政策法規層面的監管趨嚴,這無疑將推動嬰童產業進一步規范化發展。
-
經歷了微商洗禮、瘋狂打折、品牌迭代之后,面膜品牌的折扣不斷加碼,產品利潤被不斷攤薄,面膜這個品類的價值也被稀釋。失去了消費者的價值認同和渠道商的利潤保障,其結果是將本土品牌共同培育的繁榮市場拱手讓給了進口面膜。面膜的價值重塑任重道遠,本土面膜復興之路或許會很漫長、很艱辛,但本土品牌和面膜制造企業已經在路上。
-
“新國貨”是過去幾年新消費崛起為中國市場帶來的概念副產品,作為新鮮事物,總是散發著獨特的吸引力。而在美妝賽道,“新國貨”更是驚喜連連,銷量后來居上,融資、上市頻繁,被用戶和資本愈加認可的新國貨美妝到底有何魅力?
-
7名記者,歷時20天,穿越福建省18個城鎮,跋涉7195公里,與60余位美業人展開深度對話,撰寫完成稿件報道30余篇,用切切實實的腳印與文字全方位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福建化妝品市場。此次,感謝每一位福建同仁的鼓舞與支持,我們將永葆熱愛,不負寄托!
-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群接受四季防曬的理念,加之防護概念逐漸從面部防曬發展到對暴露于日光的人體其他部位的保護,防曬霜的市場需求將持續上升,可以預見,未來的防曬市場仍有巨大增量有待挖掘,本土品牌在這方面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是黃金十年里代理商群體的真實寫照,但從2015年開始,哪些助推代理商群體發展壯大的人口紅利、品牌紅利、渠道紅利逐漸消失殆盡。傳統渠道的流通規則被打破,外部營商環境不佳,內部運營效率低下,疫情突發,代理商群體首當其沖,成為了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在新零售時代,代理商如何構建自身的核心價值,從根本上重振企業核心競爭力,值得深思和探討。
-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揮手告別2020年,我們迎來一個全新的2021.在這個全新的2021年,你有什么心愿,又將看到怎樣的行業變化趨勢?
-
2020年12月20日,以“尋找不變的商業法則”為主題的2020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化妝品報年會在武漢如約召開。于化妝品報年會而言,它的使命就是為中國化妝品產業持續發展聚集智慧和力量。
-
隨著電商平臺流量成本上升,流量紅利消失已成事實,加之渠道不斷地走向多元化和碎片化,現有成熟渠道的滲透已經達到頂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想要維持增長勢頭只有兩條路:一是獲取新用戶;二是進一步挖掘老用戶的價值。后者所代表的私域流量正得到品牌、商家和門店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
-
過去五年,彩妝一直是化妝品產業中高速增長的熱門品類,而這個黃金發展期似乎在2020年被一場疫情輕松終結了:人們減少了出門,戴起了口罩,不關心化妝,只關心化妝品中的“糧食和蔬菜”——護膚品個人護理用品,對彩妝品類的需求銳減。也有人認為,終結線下彩妝黃金時代的,不是疫情,是那些發源自線上的彩妝新物種、攪局者,而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彩妝的生態環境,從營銷到渠道已然改變。